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GDP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问题每年给国家造成的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约占GDP的8%—10%左右。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材料三:2007年6月3日国务院向各地区、各部门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要求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内容包括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强化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等。
(1)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依据。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三高一低”的特点——房地产价格持续10个月走高;房地产市场货币投放量高,1-11月房地产资金来源达48170亿元;地产资金杠杆率大幅提高,从2008年的2.86倍成本杠杆提高到今年的5倍;而保障性住房完成率低于预期76.4%。这推动了中国房地产价格环比持续上升,新地王不断涌现。
材料二: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1)结合材料一,用价值规律的知识分析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
(2)试分析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治学依据。

材料: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
下图是某市民在不同年份春节家庭消费的主要支出项目。

春节消费体现了不同年代生活消费的主要特征。根据图示,概括改革开放以来,该市民在家庭消费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并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态度良好,GDP增长速度达8%,但专家仍向政府建议,要稳住通胀预期防范金融分险,保持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健康和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阅读材料分析货币和纸币的关系
(2)甲认为纸币发行过多,能够引发通货膨胀,因此纸币发行量越少越好;乙认为纸币发行越多,越有利于市场的商品周转,越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你怎么看待上述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进一步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为此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请分析:企业、消费者、国家为什么都要重视产品质量?

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