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必须将认识用于指导具体实践 |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C.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 | D.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
申某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已成家,妻子和父母都已去世。大儿子生活较好,但不孝敬。女儿离申某较远不便照料,申某一直与二儿子生活在一起。申某去世后,对其遗产10万元的分割不正确的是()
A.首先由3人协商,按他们的协议处理 | B.如果协商不成,3人平分 |
C.如果协商不成,二儿子应当多分 | D.如果协商不成,大儿子应当不分 |
甲与乙协议离婚,协议中约定儿子丙(时年7岁)由甲抚养,乙每月承担抚养费200元,直到丙18周岁。出现下列哪些情况,丙可以要求乙增加抚养费()
①每月200元抚养费不足以维持当时的生活水平②丙因患病,花去医疗费5 000元,且每月仍需医疗费500元③物价上涨④丙因上学,每年需学费2 000元,每月生活费300元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小吴和小丁于2009年5月结婚,婚后不久就离婚,离婚时小吴是服装设计师,小丁是下岗女工,并因故受伤不能参加工作,法院判决小吴每月付给小丁300元生活费。小吴不能因下列哪种情况出现而停止对小丁的帮助()
A.小丁的伤已治愈,并找到一份适当的工作 | B.小吴因违约受罚,已欠下大量债务 |
C.小丁离婚后不久再婚 | D.小吴离婚后不久再婚 |
甲的邻居乙家的小男孩丙很机灵,甲非常喜爱丙。2002年春节,乙拜年回家途中遭遇车祸身亡,丙成为孤儿。甲自愿抚养丙,并与丙一起生活,送丙上学。2009年3月,甲病逝,丙有无参与遗产分配的权利()
A.能参与遗产分配,但只能少于继承人 |
B.能参与遗产分配,但只能与继承人相同 |
C.不能参与遗产分配 |
D.能参与遗产分配,按具体情况可以多于或少于继承人 |
据调查显示,遗弃、家庭暴力、虐待等是导致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以上三者认识正确的是()
①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②三者的危害程度依次增强③都是违法犯罪行为④都是针对妇女、未成年人实施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