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当是
①自觉的把思想认识从教条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不动摇 ③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中发展④一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台湾的不少路名,关键字都出自“四书”“五经”,如“仁爱路”、“忠孝路”、“信义路”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有的名片。路就是一面镜子,“礼”在路上。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海峡两岸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④传统思想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健康引领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为了提高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美、俄、日、印等诸多大国都构思着本国的武器棋局,几乎都将2020年作为发展武器、列装武器和部署武器的一个“节点”。这说明
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彼此合作的基础 |
B.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
C.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
D.两极格局依然存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
联合国安理会2014年3月15日就美国起草的、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举行投票表决,俄罗斯投了反对票,中国投了弃权票,决议草案未通过。这表明
①我国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外交事务②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的行政机构
③中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④联合国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我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治理的主体还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从“管理”到“治理”的变化
A.使管理的主体都具有了行政权力 |
B.意味着政府削弱管理、强化服务 |
C.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实现社会正义 |
D.有利于政府职能的缩小,人民权利的扩大 |
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是基于
A.我国全面提高了开放型经济水平 |
B.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客观需要 |
C.对外开放需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
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