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从苏云金芽抱杆菌细胞中提取抗虫基因(Bt毒蛋白基因)开始,到“放入”棉花细胞中与棉花的DNA分子结合起来而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科学家在进行[①[和[②]操作时,要用同一种 分别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因。筛选出所需要的Bt毒蛋白基因后,再利用 进行大量增殖,以便获取足够多的目的基因。
(2)图中[Ⅱ]称为 ,除了含有Bt毒蛋白基因外,还必须有 、 和 。
(3)将图[Ⅲ]细胞(导入Bt毒蛋白基因的受体细胞)进行培养,筛选后获得了一株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细胞内一个染色体上插入了一个Bt毒蛋白基因,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比例),原因是 。
(4)将上述抗虫棉植株的后代种子种植下去后,往往有一些植株不再具有抗虫特性,原因是 ,要想获得纯合体,常采用的方法是 。
(5)下列是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据此推断图中核糖体合成的多肽,其前三个氨基酸的种类为(按顺序排列) 。
[甲硫氨酸(AUG)、精氨酸(CGA)、丝氨酸(UCU)、酪氨酸(UAC)、精氨酸(AGA)、丙氨酸(GCU)]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兰迪·谢克曼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祖德霍夫,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细胞器名称)。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3)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将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为了研究大豆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研究人员设计了如甲图所示的装置在自然环境中,测得夏季某晴天一昼夜小室内O2的变化,如乙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所示,装置中添加CO2缓冲液的目的是。
(2)据乙图判断:b点时叶肉细胞生成ATP的场所有、。
(3)7点时大豆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大于、等于、小于)
(4)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产生还原性氢,其产生的场所分别是丙图中的、(填写字母)。
(5)科学家通过方法证明了绿色植物释放的O2来自水的分解。
(6)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大豆幼苗,则曲线乙中b点将向移,要达到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则需(增大、降低)光照强度。
(7)下图曲线中不能正确反映本实验研究中某因素变化情况的是(单选)。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下图为某人X和Y染色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
(1)在A段上的基因在C段可以找到对应的,此区段的基因遗传遵循定律。
(2)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段上。
(3)如果某病只能由男性传给其儿子,则致病基因位于段上。
(4)某人D区段有一致病隐性基因,若与一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女性结婚,所生的后代中发病机率是。
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
(1)通过遗传结果分析,可以确定该病是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
(2)I-3的基因型是,II-5的基因型是或。
(3)若II-9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性携带者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请分析回答有关科学发现中的问题:
(1)孟德尔在运用法提出基因分离定律。在对现象分析中、提出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
(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其共同的、核心的设计思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