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从“制度外”进入“制度内”,由“有益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力量”。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私营企业已超过550万家,占全国法人企业总教的80%以上,加上2 621万个体工商户,成为企业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们吸纳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全部就业人数的70%以上和新增就业人数的90%以上。据此回答9~10题。
9.(2008·安徽合肥质量检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它已成为 ( )
①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就业人口的主要安置渠道 ③国家税收的主要稳定来源 ④自主创新的主要
研发阵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0.(2008·安徽合肥质量检测)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的变化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推动着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
|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 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
| 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
影像的数字化使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产品的传播也越来越迅捷。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文字、视频、音乐可以在瞬间传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这说明()
| A.新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 B.科技进步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
| 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 D.科技、教育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作用日渐趋同 |
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
①取其精华 ②去其糟粕 ③批判继承④古为今用
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对于传统艺术或者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
| A.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 B.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 |
| C.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 D.文化具有继承性 |
“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
|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
|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
|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