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增长”和“保稳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紧紧扭住“扩大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这说明了 (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 | B.事物的发展是永恒的普遍的 |
C.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 D.矛盾是对立统一 |
下列事件主要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14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对新西兰国事访问
②涡阳四中学生会于2014年11月15日在校艺术大楼举办艺术展
③2014上海Y3动漫节于2月8~10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
④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5年2月28日,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村镇、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表彰会议强调,要继续锲而不舍地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这表明( )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④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5年4月5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大学生志愿者不仅给这些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大学生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使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起的积极作用表明( )
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
B.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
C.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5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少佳话。这启示我们要
①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保持文化民族特色
④在文化交流中自觉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世纪30年代,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写道:现代世界极需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和气”的思想,如果这种思想能为世人接纳,世界将充满欢乐祥和。下列符合中国传统的“和气”思想的主张是()
①不同民族文化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③文化交流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世界各国都要认同中华文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