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2009年8月27日闭幕,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材料二:中国2009年11月26日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11月2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这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会议还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就我国如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提出合理建议。
广东“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是增强软实力的战略重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凝聚人心,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一元与多层、主流与多样的和谐统一,使人民拥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文明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社会道德风尚。
材料二文化软实力建设从其存在方式上看,除文化产业的物力建设外,还主要包括:一是智力建设,它主要指文化科学教育方面的建设;二是德力建设,它主要指思想道德法纪方面的建设。
(1)增强文化软实力为什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凝聚人心?
(2)结合材料二说明如何增强广东的文化软实力。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实况的胡锦涛总书记在贺电中勉励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进一步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再接再厉,精益求精,顽强拼搏,团结合作,努力夺取交会对接任务全面胜利,为开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运用有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何要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2011年1月24—25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任务,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当务之急,就是落实。“落实”是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的关键词、核心词。
(1)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原因。
(2)试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教育工作的落实提出几点建议。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有关知识,分析我们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决定的理论依据。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化,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包括对外投资办厂、境外加工装配、境外资源开发、开展跨国并购等。
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的驱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加快,规模、区域和行业分布均有所扩展,投资主体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对国内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因为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还没有一部比较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对外投资的审批手续复杂,管理环节较多,企业难以获取准确、完整的境外信息,投资规模偏小,政治风险和外汇风险也不容忽视。
(1)说明当前我国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6分)
(2)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提出几点建议。(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