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强调正抓紧制定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犯罪量刑指导意见,统一量刑情节的认定标准,同罪同罚,不能“贫富有差别,职级有影响”。上述做法体现了 ( )
A.最高人民法院也有一定立法权 | B.我国公民都享有相同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
C.我国正逐渐剥夺领导干部享有的特权 | D.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图中 M 、N 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
A.M 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
B.N 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
C.当 M N 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 M 商品征收增值税 |
D.当 N 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
物价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2010年起我国部分商品接力涨价,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2012年上半年出现“油你涨”“苹什么”,可谓是“涨声不断”。从防止物价上涨过快的角度看,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A.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B.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减少→国内商品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C.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有效需求降低→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D.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减少消费需求→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2012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2周年。按照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中国一件10元人民币的N商品出口到东盟成员国T国的关税为4%,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5。该商品实行零关税后,中国生产N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N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T国的价格用T国的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元
A.50 40 | B.52 40 | C.40 50 | D.40 52 |
2011年7月我国CPI同比上涨6.5%,创37个月新高。有专家发出通货膨胀预警,引起了部分居民的恐慌。居民之所以恐慌,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
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人们的存款会增值
③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 ④外汇汇率必然升高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