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北京26)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9%左右,而居民人均消费增长率只有6%左右。造成人均消费增长率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原因可能是 ( )
①积累增长较快 ②人口数量增加 ③居民储蓄增长较快④物价基本稳定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首届大连旅游节暨婚庆博览会历时4天,于2010年3月29日在大连星海会展中心落下帷幕。回答下列各题。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婚庆博览会期间现场成交超过1000万元,意向金额超过3000万元。这说明()
| A.婚庆博览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 B.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
| C.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 D.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
近年来,各类“博览会经济”的兴起为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体现了()
| A.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 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
| C.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社会经济中越来越重要; |
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原生态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
|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帐,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表明()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
|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
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美,也让我们感受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