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财产增长情况

 
1978年
2005年
2006年
城乡居民储蓄(亿元)
210.6
141 051
161 587
 
股票市值
 
0
32 430
(其中约1/3为居民  持有的公众流通股)
89 404
(其中约1/3为居民持有的公众通股)
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城镇
6.7
26.1
(数据暂缺)
农村
8.1
29.7
(数据暂缺)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本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其立法工作历时13年,先后召开过100多次座谈会,收到了1万多件意见,经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 《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权。”“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注:《物权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古人说,有恒产者有恒心。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3)结合材料三,用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知识,说明《物权法》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8月 江苏省政府连续出台两个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年度和“十二五”目标任务。意见强调,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突出重点领域和行业,从源头上控制能耗过快增长和新增排放增多。要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全体城乡居民)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的合理性。

材料一: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犹如暮鼓晨钟、当头棒喝,应当引起人们对当前腐败问题严重性和极端危害性的高度警觉。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2010年被称作“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年”。从新版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到限制“裸官”出境新规,再到近日印发的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国政府密集出招,多措并举划定反腐路线图。2011年政府在“制度反腐”这一基调下继续展开廉政风暴。
材料二:世界各国的反腐实践一再证明,最有效的反腐措施就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因此,反腐创新的重点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树立新的理念思路,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世界各国既有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在未来反腐道路上加以借鉴。
结合上述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请你分析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不断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变化表

年份
货币政策
调整原因
2007年12月
由“稳健”转向“从紧”
经济存在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
2008年11月
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放缓
2010年12月
由 “适度宽松”转向 “稳健”
基本走出金融危机冲击的阴影,保持物价的稳定


材料二:今年以来,中国政府“重拳”出击,已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采取了发展生产、安定民生、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在控制物价上涨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大大提高了应对通胀的能力。
结合材料分析材料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的唯物论依据。

载人航天,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神一”到“神七”,每一次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试验都有新的收获。“神七”在“神五”载人、“神六”多人多天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航天员出仓行走,为今后的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坚实基础。虽然越是伟大的工程,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越多。但这不会阻挡中国人前进的步伐。预计至2012年,我们通过飞行器对接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将进一步探测月球,甚至火星等其他星体。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12)

2010年10月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成功飞天。“嫦娥二号”卫星在地球轨道上将进行4次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10月6日 “嫦娥二号”卫星490N发动机关机,圆满完成了她的第一次近月制动。10月8号、9号顺利完成第二次、第三次近月制动,最终进入距月球100公里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有人认为,人们能让“嫦娥二号”进行变轨和近月制动说明意识能突破规律的制约。请你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对这种观点予以评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