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双方对l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
B. |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
C. |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
D. |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笙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时张籍的这首诗反映了
A.唐朝长安城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
B.唐朝安西地区丝织业高度发达 |
C.陆上丝绸之路的商业繁荣景象 |
D.白银成为唐朝普遍流通的货币 |
关于西周“工商食官”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行雇募制度 | B.工匠世代为官府劳作 |
C.官府统一提供衣食 | D.官府统一经营管理 |
南北朝时期我国金属冶炼技术的重大突破是
A.发明了块炼钢技术 | B.开始用煤作燃料 |
C.开始用焦炭冶铁 | D.发胆了灌钢法 |
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A.开始用牛耕田 | B.农民无需承担国家赋役 |
C.农村中无商业活动 | D.“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 |
两极格局结束后,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
右图反映的是
A.民族冲突 |
B.恐怖主义 |
C.领土争端 |
D.宗教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