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回答7~9题。
7.(2008·海南单科,18)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2008·海南单科,19)“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   )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④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08·海南单科,20)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   )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余光中先生曾说:“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常在,必然汉魂不休。”这表明

A.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汉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
C.汉语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下表是某机构对200名20岁以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

崇拜
对象
科学家
时代
英雄
娱乐
明星
体育
明星
自己
反面
人物
无偶像
其他
人数
30
12
79
44
3
10
9
13

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
A.尊重思想的独立性,支持人们的自主选择
B.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
C.提倡多元化,反对某种思想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
D.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包容各种思想行为

中医形成的过程是中华优秀文化与人体生命现象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中医是医学科学,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天人相应、形神统一、动静结合等中医理念,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这表明
①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前沿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医理念蕴含着实用性和整体性的思想
④中医理念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的完美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4年2月19日,感动中国2013年度颁奖盛典晚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感动中国人物闪耀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有利于
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④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3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