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10月底,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首次在“太空行走”,这是继“嫦娥一号”后我国航天活动的又一个里程碑。回答2~3题。
2.(2009·安徽无为三中模拟)国外许多评论说:“‘神舟七号’的发射给中国的综合国力增添一个大砝码”。这说明                                                                                  (   )
A.我国的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B.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C.文化生产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3.(2009·安徽无为三中模拟)当前,“载人航天精神”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化作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正激励着亿万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这表明        (   )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
①民族文化是至高无上的
②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民族文化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托·埃科指出,欧洲应该加深文化认同,用“欧洲认同”加强纽带联系、弥合歧见、耐心相处,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是民族的②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③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④世界文化趋近融合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第六届非洲工艺品博览会在尼日利亚首都举办,代表中国首次参加的南京工艺品剪纸、云锦、秦淮彩灯等在现场大受欢迎,销售火爆。这说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世界各国都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
C.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D.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等习俗,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远古的祭龙日。当时,人们把五月视为恶月,希冀以龙的威慑力驱除灾疫邪祟。此后,端午节就以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形式传承。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民族节日是一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③

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也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截至目前,已有245个汉语词汇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②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其它民族文化④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最终会走向完全融合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