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齐鲁音像出版社根据文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将戏曲和风光两大系列作为选仪 题重点促进音像出版的发展,收到了文化和经济双赢的良好效果。该社实施的“山东地方戏曲200工程”,广泛与山东各地方戏团合作,已累计完成拍摄出版吕剧、山东梆子、茂腔、莱芜梆子、柳琴等150余部山东地方戏,年发行量近200万盘,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为拯救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山东戏曲,让更多的传统戏种以现代的传媒方式延续和流传,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以山东风光、齐鲁文化为切入点,相继出版的《中华泰山》、《孔子与曲阜》等大型文化历史片和介绍青岛、蓬莱等各地的“山东风光”系列旅游片,为促进山东旅游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齐鲁音像出版社实现文化与经济双赢体现了当前文化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逐步进人新常态,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推动科技创新,成为一道彰显政府智慧的考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立科技服务中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取消和下放科技类行政审批项目,简化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向社会力量购买科技服务,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这就是我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们要增强信心,积极应对新常态,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政府应如何提高服务水平。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财政是如何支持科技创新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蕴含中华文化的五彩丝绸、瓷器和包含西方智慧的乐舞络绎于途,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崛起,这条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新桥梁促进了沿线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虽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但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努力实现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互通、文明互鉴、政治互信、合作共赢。
(1)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作用。
(2)有人认为:“有了古丝绸之路的基础和条件,就能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顺利发展。”请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特征的知识评价这一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使用,借助网络实现资金支付、融通和信息中介服务的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手机银行、支付宝、余额宝等金融服务和产品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互联网金融企业无需设立众多分支机构,能够提供更直接的金融服务,有更广泛的客户基础;它提供的全天候、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使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同时,它不断推动传统金融机构改变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金融覆盖面的空白。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还不健全,信用体系也不够完善,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问题;一旦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
(1)结合材料,分析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经济意义。
(2)运用重点论的知识,说明对互联网金融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童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材料二:目前,世界强国为争夺制空权而开展大规模的太空竞赛.中国政府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应有助于人类的安全、生存与发展,共同维护一个和平、清洁的外层空间.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论证材料二中我国政府主张的正确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我国前三季度宏观经济主要经济数据:

项目
数值
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357787亿元
16.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9151亿元
12.0
进出口总额
194223亿元
3.3
全国农村居民人居现金收入
8527元
9.7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
22068元
9.3


注:2014年我国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06362亿元,同比增长8.1%,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
材料二:从7.4%到7. 5%.再到7.3%,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呈倒V型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超过预期.虽然经济增速换档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趁的关健,中国经济必须保持在7.5%左右这一合理区间,稳增长丝毫不能放松.
材料三: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包括在发展中要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美丽中国,既包括。山清水秀,和“蓝天白云”,更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多重指向.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公民必须树立草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净化环境,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国家财政和宏观调控等有关知识,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公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的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