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9月4日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决定今年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旗)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农保)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并明确了各财政对新农保的补助政策。有专家指出,只有很好的社会保障或民生保障,才能给全体国带来普遍的安全感。通过新农保构建覆盖全体农民的老年保障制度,可免除其养老的忧患从而提高其对未来的信心,扩大需求。这是国为                    (   )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和水平
B.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居民的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D.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将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因地制宜”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求,如果不看水土、气候等,盲目种植,那么就必然导致失败。这说明(  )
①利用规律必须坚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改变的
③任何规律的作用都是有利有弊、一分为二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为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经历了诸如洪灾、禽流感等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许多地方纷纷编制了“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这一做法蕴涵的哲理是(  )

A.实践是纯客观的活动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理性认识更能指导实践

有专家指出,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企业和市场必须先行,不能光靠政府推动。政府搭建合作平台后,企业应该是活跃在平台上的主力军。这意味着(  )

A.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必须限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C.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外因,企业发展关键在于要有机遇
D.整体离不开部分,首先要搞好局部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节约资源已经上升为基本国策。这说明了(  )

A.认识的不断深化
B.本质的不断深化
C.规律的不断深化
D.现象的不断深化

近年来,地震的频繁发生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现在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B.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规律,就可以防止地震的发生
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但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D.未来的事物将来才出现,人们根本不可能作出准确预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