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地发展。郭沫若说:“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材料二:怎样才能使放洗衣机后的衣服不沾上小棉团之类的东西?这曾经是一个使科技人员大感棘身手的难题。日本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这个问题所困扰时,突然想起幼年时在农村山上用小网捕捉蜻蜓的情景,既然可以用小网网住蜻蜓,那在洗衣机中放一个小网是不是也可以网住小棉团一类的杂物呢?许多科技人员认为她这种想法太缺乏科学头脑了,对此没加理睬。而这位家庭妇女经过三年的反复研究实验,终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发明出了洗衣机上的吸毛器,现在已普遍用于洗衣机的生产中。
(1)请从认识论上分析探索“无穷的真理”说明了什么?(8分)
(2)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认识。(12)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后,全国各地纷纷就学习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研讨。
材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积极发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2015年主要工作之一。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但新的增长点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对此有位经济学者指出,要想让市场成功的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就必须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材料二:我国的经济的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文化消费市场潜力还很大。根据201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某地政府在探讨中达成以下共识即要挖掘本地的文化消费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增强本地人民的文化自信,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保本地的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其次具体分析了本地的实际,认为经济硬实力的不断增强,使文化的繁荣发展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立足本地历史文化名城、本地历史和本地文化,深入挖掘楚文化文化思想内涵,继承楚文化基因,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民众响应。2014年,本地在省内外举办文艺演出等活动,扩大了楚文化的影响力。
(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所学“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谈谈对该经济学者的观点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地是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的?
民生是我国历届政府共同的话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欧美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材料二:从另一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也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2013年中央财政的几项重要支出分别为:教育支出2159.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能源、交通支出2852.3亿元;农业水利支出1823.6亿元;经济建设支出5283.5亿元,同时采取减税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严重不足现象得到改善。
(1)针对材料一中反映的问题,请你运用“收入与分配”中的相关知识,为解决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保障民生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来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柏坡是“赶考”精神的发源地。60多年前,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说是“进京赶考”;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赶考远未结束”。西柏坡精神是坚持走中国道路的强大动力,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把西柏坡精神作为宝贵财富,勇于担当使命、提升“赶考”能力、密切联系群众、矢志艰苦奋斗,把西柏坡精神转化为推动奋进崛起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材料二:2014年5月8日,由西柏坡纪念馆承办的“中国梦·赶考行”西柏坡精神情景报告会走进石家庄。该报告会有两大亮点,一是立足实现“中国梦”的实践需要,解读了西柏坡精神的时代意义;二是结合听众的需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演示历史照片,讲解员参与表演,用情景剧、歌曲、评书等形式诠释西柏坡精神,该场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西柏坡精神的产生及其对中国梦实现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西柏坡精神情景报告会的成功之处。
(3)请拟一条以“中国梦·赶考行”为内容的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字之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八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旅游部长会议2014年9月13日落幕;2014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庆祝大会又隆重召开。
材料一:亚太地区目前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第八届APEC旅游部长会议通过《澳门宣言》,共推亚太旅游深度合作。国家旅游局局长表示,旅游业是天然开放的市场,APEC旅游部长会议的召开首先会进一步推动成员体间的旅游市场相互开放,开放度会进一步扩大,包括消除壁垒。第二会使各个成员体会把旅游业作为本国或本地区的支柱产业。第三,各成员体会推动旅游便利化措施进一步落实,甚至变成法规。第四,这次会议使各成员体对绿色、低碳旅游形成了新的概念和共识。
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19日至20日赴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习近平指出,澳门回归祖国15年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澳门社会广泛深入人心、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宪法和基本法规定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得到尊重和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有效行使,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受到充分保障。同时,澳门同祖国内地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继续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独特贡献,分享祖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成果。澳门同胞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不断加强,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不断升华。作为中西文化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澳门展示了活力四射的形象。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该如何进一步落实APEC旅游部长会议的成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繁荣发展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材料一:2013年湖南卫视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爸爸去哪儿》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其实,这个节目并不是中国的原创,它的版权是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优秀海外节目模式,只有具备高度标准化才能在不同国度获得成功。对于这种引进模式,支持者认为,这样可以缩短我们与世界的距离,提升中国电视制作行业的水准。反对者认为,引进海外版权缺乏创新,会让中国电视人产生“惰性”。
材料二:2014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一个特别调查节目《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所以当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回答“家风”是什么。经过一番思考,回答大致是,“家风就是爱国家,爱家人”、“要孝顺父母,要以身作则”、“讲诚信、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东西”、“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等。尽管回答各式各样,但总基调都是向上、向善的。
(1)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谈谈材料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优良家风的积极作用。
(3)请你从青年学生角度,就弘扬优良家风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