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
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
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6年来,参与人数从最初的100万跃升到目前的1000万左右。将祭奠先人的文
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
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试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动画片《孔子》,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讲述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再现2500多年前孔子的成长历程以及儒家文化的形成渊源。动画片《孔子》这一创意有利于()
①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改造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变革
③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追求更高道德目标
④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当地民众发扬大爱精神自发展开救援,自发排队献血,很多人自己开车抢救伤员,为挽回生命争分夺秒。材料表明()
①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②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③文化的力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文化能够对人产生重要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调查显示:年轻一代受访者中相当一部分人写字有困难,成为打字时代的“新文盲”,传承数千年的汉字书写传统正遭遇危机。救赎汉字是当代人的使命,这是因为()
A.汉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 |
B.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
C.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D.汉字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全部成果 |
江苏省委宣传部从海量的征集意见中确定新时期江苏精神为“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是江苏发展之魂,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极大促进了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文化发展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文化能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期间,从故宫的建筑上颁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从商周青铜器、清代九桃瓶等文物上体验了中国历史的厚重。这说明()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D.政治现象也是文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