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卷)3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9年我国的财政可能“非常困难”,但民生仍然是财政投入的关键点。中央财政在2009年分别按月人均15元和10元的标准,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资金。
材料二
2009年1月,某市政府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向特困户、退休市民、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等8类人员共67万人发放消费券,成人每人200元,学生每人100元。消费券可在400多家商家使用,不但能抵用同等面额的现金,还可以享受程度不同的让利折扣。
此外,各地还出现了其他形式的消费券。“混用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地方财政和企业让利,但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一定的现金混用。如游客每花40元现金,可以使用10元旅游消费券。“让利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让利,也与现金按一定比例消费。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对我国经济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治标不治本,有局限性。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政府的责任和具体职能。
2009年1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回答下列各题。新医改方案的最大亮点是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要目标是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医改方案的实施
| A.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
| B.目的是树立政府权威 |
| C.维护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
| D.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
该《意见》通过之前,2008年10月14日有关部门首先发布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说明
①我国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②我国政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③我国公民可以参与决策的形成④我国公民享有提案权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③④ |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这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该贸易区的建立
①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②将向世界传递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正面信号
③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提供了法律和组织基础
④有利于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
|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矿难频发的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企业在当前煤炭市场好转,煤价上扬的情况下不顾安全条件突击生产,盲目超产,这是煤矿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这说明
| A.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资源的浪费 |
| B.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是错误的 |
| C.要把行政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
| D.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有
①供求机制②价格机制③竞争机制④宏观调控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010年7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下半年要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
|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 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