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1日,在“汪辜会晤”近10年后,在北京实现了第一次“陈江会”,6月13日签署“周末包机”和“陆客赴台”两项协议,开启了两岸谈判的历史新页。2008年11月4日14时,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及加强两岸工商、航运和金融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还举行记者会宣布两岸互赠大熊猫、珙桐树与长鬃山羊、梅花鹿。这宣告两岸同胞盼望已久的两岸直接通航、通邮即将变成现实。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成为现实,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一步。据此回答11-12题。
11.回顾我国三代领导集体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都强调必须有坚定的原则性。这一原则性是指 ( )
A.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B.坚持一国原则,强调领土和主权完整
C.台湾人民治理台湾,实行高度自治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12.我国政府目前的主张是:两岸“三通”是经济问题,不应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对这个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 )
A.“三通”是一国内部事务,“三通”商谈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
B.“三通”商谈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原则问题
C.只要“三通”,什么都可以谈
D.“三通”问题高于政治问题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其中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 A.勤劳勇敢 | B.团结统一 | C.自强不息 | D.爱好和平 |
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上述材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 ④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世纪坛序中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④中华文化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所谓“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打不开电脑,不会上网,不会讲英语。被称为“现代文盲”。目前,大学生中“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不懂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十分令人担忧。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必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具有典型的中国风特色,词义内容仿古典诗词的创作,曲风为中国小调或传统五声音阶的创作,歌词内容有书法或国画的元素存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听众产生共鸣。《龙文》的成功对我们文化创新的启示主要是
| A.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 |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 C.对外来文化,需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
| D.对传统文化,需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