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材料一:2010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胜利召开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全国人大代表们提交大会的议案中,“关注民生”的提案所占比例最大,百姓们普遍关心的安居工程、城乡社保、就业问题、教育改革、食品安全、农村医疗制度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在会议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运用国体和政体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启新阶段、迈上新征程。某高校时政学习小组以“学习十八大报告,心系学校新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也让我们参与其中。
话题一:新解十八大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一些新提法、新观点、新思想,如将科学发展观首次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首次提出“美丽中国”、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首次提出“党代表制度”。我们要从这些新提法中寻找未来发展的密码。
话题二:文化软实力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让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证。
运用文化的作用知识,谈谈对上述论断的理解。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材料一: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对很多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制定和修改一些重要法律时,从开始的一次审议,到两次审议、三次审议甚至多次审议。物权法草案历经5年8次审议,劳动合同法草案历经5年5次审议,食品安全法、监督法、社会保险法、预算法等法律案都审议4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加强立法工作的过程中,还加强了对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先后对农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涉及经济发展和民生领域的重要法律开展了执法检查。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公识。”
(1)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
(2)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意义。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为5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0~70%之间。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5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60%以上,美国达到80%。
材料三: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要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改革创新,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会议要求要从多个方面,让群众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要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3)结合上述材料,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说明如何让群众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
2013年8月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选手主要来自于全国各国家级重点中学的初中学生,为了准备比赛学校要求选手们熟读《辞典》、《字典》、《词库》等大部头图书。比赛不仅考查了选手的汉字手写能力,更考查的是选手对中国汉字的理解能力、对中国文化的领悟能力。同时它也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观看的过程,实际就是全民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点润在心。这档节目开播以来唤起了民众对汉字的空前关注。因此,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远远不止于听写本身,更在于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中华民族历史的铭记,是一种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为什么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近年来,浙江省遭遇了较严重的用工荒,不少企业因难招也难留工人而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但B企业风景这边独好,该企业在管理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员工职业技术培训;建设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并免费提供图书阅览等;出资组织留在公司过年的员工到周边地区旅游。企业营造的良好氛围使员工们都有一种家的感觉,劳动积极性普遍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等也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而日益提高。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B企业的做法对解决“用工荒”难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