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有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这是因为( )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B.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提高 |
C.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不高 |
D.乡镇级的人大代表与公民的关系最为密切,最能代表公民的利益 |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对历史的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世界观总是正确的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人民群众是指( )
A.劳动群众 |
B.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
C.统治者和剥削者 |
D.一切被统治者 |
下图是齐白石的一幅画,画中鸡雏实则“今日相争”,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该画蕴含的哲理是( )
①美妙的意象源于大师的丰富联想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国古代哲学家说过,“万物莫不有对”。17世纪德国哲学家也说到“万物莫不相异”。这里包含的哲学思想有( )
①矛盾普遍存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天地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
③客观事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一只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使盐化了,驴子一下子觉得很轻。后来,它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就故意让棉花袋往水里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这只驴子错在( )
A.用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
B.不懂得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 |
C.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起来 |
D.把个性当成了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