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一个波源在绳的左端发出半个波P,频率为f1,振幅为A1,同时另一个波源在绳的右端发出半个波Q,频率为f2,振幅为A2,M为两波源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        )
| A.两列波同时到达中点M | 
| B.两列波相遇之后,各自保持原来的波形独立传播 | 
| C.两列波相遇时,M点的波峰值可达A1+A2 | 
| D.两列波相遇时,绳上波峰值为A1+A2的点只有一个,且在M点的左侧 | 
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如图连接。若极板A稍向上平移一点儿,则()
| A.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指针张角变大 | 
| B.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小,指针张角变小 | 
| C.电容器电容减小 | 
| D.电容器电容增大 |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空腔内有匀强磁场,电子以不同的速率从a孔垂直磁场方向平行于ab边射入磁场,将从c孔射出的电子与从d孔射出的电子相比较()
| A.速率之比  =2:l | 
| B.速率之比  =1:1 | 
| C.周期之比  =1:1 | 
| D.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  1:2 | 
质量为m的通电细杆ab置于倾角为θ的平行导轨上,导轨宽为d,杆与导轨间的摩擦因数为μ,有电流时ab恰好在导轨上静止,如图所示。下图是从右侧观察时的四种不同的匀强磁场方向下的四个平面图,其中通电细杆ab与导轨间的摩擦力可能为零的是()

如图所示的虚线区域内,充满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带电粒子a(不计重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由左边界的O点射入磁场、电场区域,恰好沿直线由区域右边界的O ¢点(图中未标出)穿出。若撤去该区域内的磁场而保留电场不变,另一个同样的粒子b(不计重力)仍以相同初速度由O点射入,从区域右边界穿出, 则()
| A.穿出位置一定在O ¢点下方 | 
| B.穿出位置一定在O ¢点上方 | 
| C.运动时,在电场中的电势能一定减小 | 
| D.在电场中运动时,动能一定减小 | 
物理老师在课上做了一个“旋转的液体”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装有导电液的玻璃器皿放在上端为S极的蹄形磁铁的磁场中,器皿中心的圆柱形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内壁边缘的圆环形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接通电源后液体旋转起来,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中电流由边缘流向中心:从上往下俯视,液体逆时针旋转 | 
| B.液体中电流由边缘流向中心;从上往下俯视,液体顺时针旋转 | 
| C.液体中电流由中心流向边缘;从上往下俯视,液体逆时针旋转 | 
| D.液体中电流由中心流向边缘;从上往下俯视,液体顺时针旋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