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实验室中矩形玻璃砖数量不够,部分同学须改用直角三棱镜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如右图先在一张白纸上作出相互垂直的直线ab和a/b/ ,以ab和a/b/作为三棱镜的两个界面,并在直线ab上标出O点.
b.描出P3、P4的位置.
c.将三棱镜放在白纸上,使短边跟ab对齐,长边跟a/b/对
齐,画出斜边bb/.
d.在长边a/b/的外侧透过三棱镜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
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完全被P2的像挡住.
e.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 像,P4挡住P1、P2的像及P3.
f.过O点作一垂直于ab的线段OA,在OA上垂直纸面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
g.移去三棱镜和大头针,连接P3、P4交a/b/于点O/,作过O/与a/b/垂直的直线MN.
h.作出光路图,计算折射率n.
根据上面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正确实验步骤顺序为 。
②请在图中画出准确完整的光路图。
③请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出该玻璃的折射率n= 。
(2)某同学在做完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后,突发奇想,他说受到实验中光路侧移的启示,设计了一个厚度检测仪,可以用来检测玻璃厚度是否均匀,原理大致是:如图所示,取一块厚度均匀的矩形玻璃砖摆放好,固定的一束激光AO以不变的入射角θ1照射到MN表面,折射后从PQ面射出,最后出射光线照射到光电管C上,光电管C可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如右图所示,依据激光束在C上移动的距离,可确定玻璃砖厚度的变化,若某次检测中发现光斑在C上左移了Δs,则此玻璃砖的厚度与原来相比变 (填“厚”或“薄”)。
在做“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的实验时,先在导电纸上画出电极a和b(模拟为点电荷)的连线,在连线上选取间距大致相等的5个点c、d、e、f、g,如图所示.G为灵敏电流表,甲、乙为两探针.在实验时将a、b接入电源
(1)为得到过d点的等势线,须不断移动探针_____(填“甲” 或“乙”)
(2)在下图上画出过f点的等势线
(3)(多选题)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读数为零时表明所测两点的电势差为零 |
B.如果将一根探针接触连线中点,另一探针从一个电极沿连线逐渐移动到另一电极,电流表的读数是逐渐变小的 |
C.在实验过程中电极与导电纸的相对位置不能再改变 |
D.从实验原理来说,如用电压表代替电流表也可以描绘出等势线 |
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有如下器材:
A.待测干电池 |
B.电流表A1 (0-3mA ,内阻 r1=20Ω) |
C.电流表A2(0-100mA ,内阻 r2=10Ω) |
D.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10Ω) |
E.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100Ω)
F.定值电阻R1=100Ω G.定值电阻R2=500Ω
H.定值电阻R3=1.5KΩ
以及若干导线和开关,由于没有电压表,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完成了实验要求的测量。(图中AB均为电流表)
(1)为了方便并能较准确地测量,电路图中的电流表A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定值电阻应选。
(2)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B的示数为I1 ,电流表A的示数为I2,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后,电流表B的示数为I1 ’, 电流表A的示数为I2 ’,则可知此电池的内阻r=。
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赫兹,甲、乙两条实验纸带,如图所示,应选纸带好。
若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U,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从 实验中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①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K=。
②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还可利用重锤下落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经过计算可知,测量值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要小,其主要原因是:。
伏安法测电阻中电流表的内接法主要误差的原因是这属于误差,用这种测量方法测量值偏
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 1/3, 试画出测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2)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在题给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3)若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