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的是
| A.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 |
| B.HF、NH3极易溶于水 |
| C.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
| D.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
科学家通过如下反应O2+PtF6=O2PtF6第一次制得氧所形成的正价盐。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阴离子为PtF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证明O2能氧化PtF6 |
| B.22.4LO2参加反应时,转移1mol电子 |
| C.O2PtF6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
| D.68.2g O2PtF6中含有1.204×1024个分子 |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图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
| B.用图2装置可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
| C.用图3装置可制取氢氧化亚铁 |
| D.用图4装置可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氧化性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
| B.1 L 0.2 mol·L-1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SO42- 数为0.2NA |
| C.0.1mol N2与足量的H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
| D.用惰性电极电解1L0.1mol·L-1 CuCl2溶液,当有0.3NA个电子通过时,可生成6.4g铜 |
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 A.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
| B.用盐酸可以清洗长期存放过FeCl3溶液的试剂瓶 |
| C.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和光导纤维 |
| 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Fe、Ag、Au等金属 |
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NaHCO3溶液中的粒子浓度:c(Na+)>c(HCO3-)>c(CO32-)>c(H2CO3)>c(OH-)>c(H+)
B.将标况下2.24L的CO2通入150mL 1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2c(Na+)=3c(CO32-)+3c(HCO3-)+3c(H2CO3)
C.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等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R2-)+c(HR-)>c(Na+)
D.0.2 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c(OH-)+2c(A-)=c(H+)+2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