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22—24题。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 )
A.水能、风能 | B.太阳能、地热能 |
C.生物能、核能 | D.天然气、石油 |
A地形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是 ( )
A.林地 | B.草地 |
C.耕地 | D.沙漠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B.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
C.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D.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地
表示太阳活动强弱有标志是()
A.耀斑爆发所释放的能量 |
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
C.太阳风的强弱 |
D.高能带电离子的多少 |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3—4题。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 | B.从西南流向东北 |
C.从西流向东 | D.从东北流向西南 |
若X的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
A.海拔等于500米 | B.海拔高于600米,小于700米 |
C.海拔大于500米,小于600米 | D.海拔小于500米,大于400米 |
读图,回答1—2题。根据图判甲地在乙地的()
A.东南方向 | B.西南方 | C.东北方向 | D.西北方向 |
有关甲、乙两地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东半球、低纬度 | B.乙地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
C.甲地有可能在中国 | D.乙地和甲地有可能同时日出 |
该图是“2008年三省(市)单位GDP能源消耗统计资料”(其中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耗总量/GDP,单位GDP电耗=全社会耗电总量/GDP)。读图完成59-60题。据图表数据信息判断
A.北京的人均单位GDP能耗低于广东 |
B.广东的GDP总量低于北京 |
C.广东的人均单位GDP电耗低于北京 |
D.北京单位GDP能耗高于广东 |
对于吉林和广东两项数据的比较结果,合理的解释是
A.广东单位GDP电耗高是因为广东人口多、工业总产值高 |
B.吉林单位GDP能耗高而电耗低,主要是常规能源充足而节省了电量 |
C.吉林单位GDP电耗较低,所以吉林更需要发展电力工业以满足经济需求 |
D.单位GDP电耗较低说明吉林比广东采取了更节省能源的生产工艺 |
读图回答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