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 B.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
| C.淀粉没有水解 | D.淀粉已经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
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A13+、Al(OH)3 |
| B.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
| C.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2S的溶液中加入AgN03溶液:NaCl、Na2S |
| D.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可收集NO气体 |
| B.用图4装置可证明酸性:H2SO4>H2CO3>H2SiO3 |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实现反应:2H2O O2↑+2H2↑ |
| D.用图2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
已知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X、Y、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离子半径最大的是R离子 |
| B.X、R、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关系为R>W>X |
|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D.Z与W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
在某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g)和1 mol Y(g)发生反应:2X(g)+Y(g)
3Z(g)△H,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M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
|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
| C.平衡后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增大 |
| D.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相等 |
下列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