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美国占领军进驻日本。在日本天皇制的废留问题上,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日本天皇制,是在独特的政治机构中,实现大资本家和大地主集团支配的政治体制,是日本政治反动势力和一切封建残余的主要支柱,是剥削者集团现实的、独裁的、坚固的骨骼;在国内,实行着最反动的军警统治,并利用军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对四周邻国实行最野蛮的侵略,妄图称霸亚洲,因此,天皇制必须废除,而实行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行使的议会民主制,以确保日本人民过着自由平等的安居乐业生活,确保世界的安全与和平不再受到日本的威胁。
另一种观点认为:一旦废除天皇制,将会引起日本人对美国和占领军的仇恨,从而给实施体现美国意图的占领政策带来困难。而且废除天皇制的做法将在客观上鼓励日本进步势力的发展,这对于把共产主义斥为“黄祸”的美国来说,当然是绝不能容忍的。
在经过利益的权衡之后,美国没有废除日本 的天皇制。美国当局希望以保留天皇制为条件,逼迫日本接受“放弃战争和军备”的宪法条款。但如果天皇制全盘保留的话,不仅将为反法西斯盟国所不容,也将是美国自己的一大隐患。于是美国想出了把天皇作为无任何实权的“象征”保留下来的主意。
思考:
1.作为国家管理形式,二战之前的天皇制、二战之后的“保留天皇”与废除天皇、 实行议会民主制,三者有什么区别?
2.三者有什么共同之处?
3.哪些因素影响日本的国家管理形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问计于民,广泛征求意见,在反复论证修改的基础上,于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是《决定》的制定时间表:
2011年4月上旬 |
经中央政治局批准,《决定》文件起草组正式成立。 |
2011年4月下旬 |
中央就全会议题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共反馈意见121份。 |
2011年5月上旬 |
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市和部队开展调研,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纲和《决定》初稿。 |
2011年8月初 |
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文件起草组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文化界部分专家学者意见。 |
2011年9月 |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先后再次审议《决定》。文件起草组根据这两次会议精神,对《决定》进行修改,形成了报送全会审议的稿子。 |
2011年10月15日—18日 |
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材料二:2010年某市部分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百分比情况比较﹝单位%﹞
产业 |
资本投入所占比重 |
收入所占比重 |
占总能耗比重 |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金属加工业 |
16.2 |
16.9 |
47 |
9.1 |
轻纺加工业 |
20.4 |
22.7 |
18.2 |
17.1 |
农业 |
11 |
9.6 |
8.3 |
7.3 |
文化产业 |
6 |
16.3 |
3 |
19.6 |
注: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 ,并且近五年来保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2010年美国的文化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
(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阅读材料一、二,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如果该市某传统企业决定投资文化产业,从材料显示的信息说明该企业投资的正确性。如果你是企业的经营者,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企业的转型?
2010年7月,中央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一是国家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日臻成熟。从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从单一的文化事业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和文化自觉。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成就、金融危机后中国文化产业的逆势攀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魄力。
材料二
2011年3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谈到未来五年新闻出版业改革的方向时,着重强调抓好五项改革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已转企改制企业间的重组联合步伐。二是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加快推进非时政类报刊的改革,这是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今年将首先基本完成党政机关所办报刊、大型传媒集团所办子报子刊和企业所办报刊的转企改制任务;四是加快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五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出版传媒业融资的渠道,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推动一些企业实施跨国兼并、联合、重组,支持他们到境外去办报、办刊、办社、办厂。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总结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说明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两会”肯定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制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表1 2006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
纯收入(元/人) |
比上年名义增长(%) |
比上年实际增长(%) |
2006年 |
3587 |
10.2 |
7.4 |
2007年 |
4140 |
15.4 |
9.5 |
2008年 |
4761 |
15 |
8.0 |
2009年 |
5153 |
8.2 |
8.5 |
2010年 |
5919 |
14.9 |
10.9 |
注“十一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1.2%;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元,比2005年的10493元增长82.1%,除去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0%。
表2 2006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情况
年份 |
生活消费(元/人) |
比上年名义增长(%) |
比上年实际增长(%) |
2006年 |
2829 |
10.7 |
9.1 |
2007年 |
3224 |
14 |
8.1 |
2008年 |
3661 |
13.6 |
6.6 |
2009年 |
3993 |
9.1 |
9.4 |
2010年 |
4382 |
9.7 |
5.9 |
材料二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7%,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描述表1、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揭示两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2)围绕如何实现两个“同步”,请从生产和分配角度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我国2012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下降为7.6%,为3年多来新低。中央政府一再表示国家不会重复2008年时大规模的投资计划,但2012年7月以来,各地还是密集出台了经济刺激政策。据不完全统计,13个省市相继出台了总额12.8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占2011年我国GDP的四分之一,比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的总额还多近2.5万亿元。这引发了有识之士对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和政府是否有还债能力的担忧。
材料二早在10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预言,中国等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的“流汗方式”获得的,而不是通过技术进步的 “灵感方式”获得的,从长期看,将导致经济崩溃。
(1)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谈谈你对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的认识。
(2)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谈谈保罗.克鲁格曼的预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