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对联、诗歌、民歌等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其中,阳关位于哪个省?当时发展成古城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 A.甘肃军事 | B.甘肃交通 |
| C.新疆军事 | D.新疆交通 |
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反映的人文景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四川、福建 | B.河北、河南 |
| C.北京、河南 | D.山西、安徽 |
“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描述的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 B.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
|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
“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所属的国家是:()
| A.中国 | B.俄罗斯 | C.德国 | D.荷兰 |
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小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 B.海洋运输 | C.内河运输 | D.管道运输 |
影响山区商业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条件 | B.气候条件 | C.消费条件 | D.交通条件 |
读右图回答15—17题:
右图中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A.采掘工业 |
| B.钢铁工业 |
| C.电视机装配工业 |
| D.制糖工业 |
工业生产活动中,最可能有地域性特点的是哪一类工业: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由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③的位置移向⑤处,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 |
| B.该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 |
| C.政府的影响力加强 |
| D.工业污染严重,被迫搬迁 |
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1回答12~14题:
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A.37.6︰17.4︰45.0 |
| B.31.6︰30.5︰37.9 |
| C.15.5︰24.5︰60.0 |
| D.37.6︰24.5︰37.9 |
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
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