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县境内某河流下游模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27—29题。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甲 | B.丙 | C.乙 | D.丁 |
下列关于丙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处地貌属于河流地貌,是河流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形成的 |
B.该处地貌为河漫滩平原,它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
C.该处地貌是河流沿岸理想的布局村落的场所 |
D.该处地貌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上游 |
关于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地区则发展经济林木 |
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 |
C.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以解决当地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
D.加快当地城市化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 |
右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题。下列地点位于同一半球的是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造成①地日照数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 B.大气环流 | C.地面起伏 | D.天气状况 |
如果6月22日在①②两地同时看到日出。9月23日当①地日落时,②地的地方时为
A.15:00 | B.16:30 | C.19:30 | D.21:00 |
台湾省台东市以东约33千米处的绿岛,是台湾东部的海上乐园。右图为绿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题。岛上夏季水量最大河流的流向为
A.西北流向东南 | B.西南流向东北 |
C.东南流向西北 | D.东北流向西南 |
关于该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岛面积约为20k㎡ |
B.M地点最适合夏至日观测海上日出 |
C.东南部地势平坦降水少,适宜晒盐 |
D.7月份时该岛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风向相同 |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完成题。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最有可能为
A.558米 | B.876米 | C.1037米 | D.1203米 |
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A.③镇、乙村 | B.I山山顶、②镇 | C.④镇、II山山顶 | D.甲村、I山山顶 |
下图为某大陆西岸一段河流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 | B.亚洲高压最为强盛 |
C.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盛行东南风 | D.该河河口附近海水盐度达一年内最大值 |
下面图1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4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以下题。图甲中O、M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1℃ | B.2℃ | C.3℃ | D.4℃ |
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图乙中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
A.西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东南风 |
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 | 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
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 | 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 |
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人为热排放 | B.城市建筑密度 | C.工业活动 | D.纬度差异 |
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 、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中与天津市近地面对流层大气运动所体现的地理原理相似的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