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建立“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04年1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在北京设立秘书处。据此回答9—10题。
9。上海合作组织是 的国际组织
A.全球性、政府间、一般性
B.区域性、政府间、政治性
C.全球性、非政府间、专门性
D.区域性、非政府间、政治性
10.中国积极倡导并参与创建上海合作组织的意义是:
A.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的繁荣稳定
B.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结盟
C.加快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
D.有利于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世界因我而美丽”、“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道出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剪刀”胜“布”、“石头”胜“剪刀”、“布”胜“石头”,若两人所出手势相同,则为平局。人们制定这个游戏规则遵循了()
①人为事物联系的客观性②矛盾双方斗争性的绝对性
③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性④自在事物联系的循环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反映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③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④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
①时间的流逝具有客观性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物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④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主体差异性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从2015年9月起,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将由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这样做是为了()
①呵护民族文化的基因
②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民族复兴的推动力
③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④用先进文化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