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认为,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增加国民财富的最好方法是
A.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 B.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
C.政府对经济取消所有干预 | D.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
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这是因为
A.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被不断证明是正确的 |
B.自然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后,它的存在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
C.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它的存在基础、发展规律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
D.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 |
下列对二战中日本与德国的所作所为的认识属于从实际出发的有
A.1937年12月,日军进入南京,南京30多万人遇难 |
B.1940年,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 |
C.1939年,德军以“闪电战”突袭波兰 |
D.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乘机发动侵华战争 |
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原因有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B.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C.意识依赖于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
D.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 |
于2000年底完成的新版《新华词典》,大大增加了科技用语的含量,且收进了许多富有时代意义的词汇,如:信息学科中收进了磁卡、光缆、互联网、千年虫、信息高速公路等新名词;环保学科中收进了沙尘暴、厄尔尼诺现象、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等新名词。删除了六六粉、敌敌畏、测光表、步犁、试电笔、电子管等2000多条过时名词等。这表明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地历史地统一 |
B.意识对物质有能作用 |
C.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尤其是杰出人物的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观点
A.肯定了人的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
B.否认了社会生活的客观性 |
C.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始者 |
D.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