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杀人罪就是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材料一 2011年2月,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四国联盟”外交官在联合国总部发表声明,要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在9月本届联合国大会闭幕前取得具体成果。“四国联盟”主张安理会同时增加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新增常任理事国应包括这四个国家。
材料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11年2月12日表示,对于联合国改革,预设改革成果或者强行推动不成熟方案,不仅影响联合国会员国团结,最终也会损害安理会改革进程本身,这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1)联合国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
(1)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主张。
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从三十多年前开始,中国的改革就一直在探索中前行。随着世情、国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改革开始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需要政府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以全局的视角对改革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思考,协调各种关系,确定目标并为其制定正确的战略、路径,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改革的主体绝不仅仅是政府。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任何成功的改革,最不可缺的是善于表达、积极参与的负责任的公民。
请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对改革进行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舌尖上的浪费 |
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000亿元,一年倒掉的食物可以解决2亿人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
舌尖上的节约 |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今天开始,做个“光盘族”吧!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光盘方矣” |
舌尖上的中国 |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以及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区、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
(1)针对“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人们开展“光盘”行动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2)结合材料“舌尖上的浪费”和“舌尖上的节约”,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材料一 2014年6月18日至24日,是我国第25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广东省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制作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
材料二 2014年6月,我国某大学学生对市民出行方式的选择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简述“七个一”活动的意义。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此次全会中的一个崭新提法和重大理论突破。这个提法表明决策层围绕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继续加深,同时也为经济体制领域推动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指明方向。
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这一重大理论观点提出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