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
| 元素 |
结构或性质信息 |
| T |
基态原子的L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 |
| X |
基态原子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在该元素所在周期中最多 |
| Y |
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在该元素所在周期中最小 |
| Z |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基态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
请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答题时如需表示具体元素,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
(1)T、X、Z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写出与x单质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的化学式 、 。
(分子、离子各一种)
(3)元素Q的原子序数是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
①元素Q与元素T、x能形成平面型的[Q(TX)4]2-离子。TX-中T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 。
②Q单质的晶胞如图所示,Q单质中Q原子的配位数为 。

(1)现有反应:CO(g)+H2O(g)
CO2(g)+H2(g) △H>0。在850℃时,K=1。此温度下,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
1.0 mol CO2和x mol H2,则:
①当x=5.0时,上述反应向 方向进行。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
③在850℃时,若设x=5.0和x=6.0,其他物质的投料不变,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则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它的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工业上用MnO2和KOH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主要生产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MnO2和固体KOH粉碎,混合均匀,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并连续搅拌,制取K2MnO4;第二步将K2MnO4的浓溶液进行电解,制取KMnO4。试回答以下问题:
(1)制取K2MnO4的MnO2是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_________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连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K2MnO4的浓溶液时,两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总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很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有时很困难,因此常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得到相应数据。已知:
P4(白磷,s)+5O2(g)=P4O10(s) ΔH=-2983.2kJ·mol-1
P(红磷,s)+
O2(g)=
P4O10(s) △H=-738.5kJ·mol-1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① C(s)+O2(g)=CO2(g);DH=—393.5 kJ·mol-1
② 2CO(g)+O2(g)=2CO2(g);DH=-566 kJ·mol-1
③ TiO2(s)+2Cl2(g)=TiCl4(s)+O2(g);DH=+141 kJ·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DH=。
在烷烃分子中的基团:-CH3、-CH2-、
、
中的碳原子分别称为伯、仲、叔、季碳原子,数目分别用n1、n2、n3、n4表示。例如:
分子中,n1=6,n2=1,n3=2,n4=1。试根据不同烷烃的组成结构,分析出烷烃(除甲烷外)各原子数的关系。
(1)烷烃分子中氢原子数n0与n1、n2、n3、n4之间的关系是n0=_________________。
(2)四种碳原子数之间的关系为n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分子中n2=n3=n4=1,则该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任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
,已知加入1 molA和3molB。达到平衡后,生成 W mol C。
(1)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向容器中再加入1 mol A和3 mol B,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mol。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1.5 mol A、6.0 mol B、x mol C和足量的D,若要求在反应混合气体中C体积分数不变,计算x的值为。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0.8 mol A、a mol B、b mol C和足量的D,若要使平衡时C为1.2W mol,则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