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用细线、小球、带有标尺的铁架台等做实验.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的A点,然后放开,小球在摆动过程中, 能和 能发生转化.小球可以摆到跟A点等高的C点;如果用尺子在某一点挡住细线,小球虽然不能摆到C点,但摆到另一侧时,也能达到跟A点相同的高度,在摆动过程中 总和不变.
为了测量两节串联干电池的电动势,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
其中:E是待测电池组,内阻不能忽略;Vl、v2是两只量程都合适的电压表,内阻不是很大,且未知;Sl、S2是单刀单掷开关;导线若干。
(1)电路图甲,在图乙的实物中连线,将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2)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
(3)测的物理量作为已知量,写出计算串联电池组电动势的表达式。
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
(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 |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 |
(3)图(b)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并写出这位同学实验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至少写出两种情况)(力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图示)
答:。
现代化养鸡场使用孵化室来孵化小鸡,为使孵化室保持适当的温度,可采用触发开关控制加热系统,如图所示。触发开关可采用热敏电阻来控制其1、2两端所加电压,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8.0V时,触发开关自动启动加热系统,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下降至7.0V时,触发开关自动切断加热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孵化室内的控制电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不考虑触发开关对所设计电路的影响)。提供的器材如下:
温度(℃) |
30.0 |
32.0 |
34.0 |
36.0 |
38.0 |
40.0 |
42.0 |
44.0 |
46.0 |
48.0 |
||||
电阻(kΩ) |
54.2 |
39.8 |
30.6 |
24.7 |
20.0 |
17.1 |
15.0 |
13.2 |
11.6 |
10.5
|
气垫导轨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故滑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可以忽略不计。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之间的关系,在气垫导轨上放置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滑块的一端与轻弹簧相接,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将一光电门P固定在气垫导轨底座上适当位置(如图1),使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滑块上的遮光片刚好位于光电门的挡光位置,与光电门相连的光电计时器可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
②在气垫导轨上适当位置标记一点A(图中未标出,AP间距离远大于d),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的挡光时间t;
③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④更换劲度系数不同而自然长度相同的弹簧重复实验步骤②③,记录弹簧劲度系数及相应的速度v,如下表所示:
弹簧劲度系数 |
k |
2k |
3k |
4k |
5k |
6k |
v (m/s) |
0.71 |
1.00 |
1.22 |
1.41 |
1.58 |
1.73 |
v2 (m2/s2) |
0.50 |
1.00 |
1.49 |
1.99 |
2.49 |
2.99 |
v3 (m3/s3) |
0.36 |
1.00 |
1.82 |
2.80 |
3.94 |
5.18 |
(1)测量遮光片的宽度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2所示,读得d=m;
(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滑块的速度的表达式v =;
(3)已知滑块从A点运动到光电门P处的过程中,弹簧对滑块做的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可得出合力对滑块做的功W与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的关系是。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在区域Ⅰ内已插好两枚大头针P1、P2,在区域Ⅱ内可观察到大头针的像,再插大头针P3、P4,以挡住P1、P2的像.
①请画出经过P1、P2、P3、P4的光路;
②若测得AB面上的入射角为,折射角为
,请写出若光在该介质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的表达式,并求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