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们在诗歌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的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4分)
橘子洲 浔阳江  天姥山 洞庭湖  长亭  兰亭
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①星期日下午三点,校团委召开座谈会。②15名与会者(yǒng)跃发言。③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④有的说,团员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⑤校团委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⑥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ǒng)
(2)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并加以修改。
序号:,修改:

仿照示例,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致,本体不变。
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次漂流,那么家便是一条小船,让我们在漂流中有了依托。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将其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本报讯(记者樊未晨)由北京市教委开发并建设的北京教育对口支援与合作网今日正式开通运行。网站的开通,是北京市教育对口支援与合作的新模式,为北京与有关地区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发挥首都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北京市教育支援合作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促进相关地区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同时,网站设有20余个栏目,并对每个受援地区开设了专属频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全面展示北京教育对口支援与合作工作的推进成果。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②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论语·里仁》)
【注】①几:婉转。②劳:忧愁。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人都认为满足父母物质的要求,就算尽孝。
B.孔子认为无论是人还是犬马都会养自己的父母。
C.孔子认为子女赡养和规劝父母都应该讲究时机。
D.孔子认为父母如果有错,子女应尽规劝的职责。

孔子认为“孝”的核心精神是什么(请用原文的一个字概括)?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说说这一核心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 “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选段中的“奇士”是谁?刘备是如何请出这位“奇士”?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这是谁写给谁的一封信?写信人最后是如何践诺的?请简述相关情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