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1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大到暴雪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据此回答20~22题。
当雪灾发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长城站出现极夜现象 B.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C.法国马赛港阴雨天气较多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本次雪灾是一种典型的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影响范围很大,受灾损失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其中主要是北方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中北方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多发的气象灾害是                                                          

A.春旱、洪涝 B.伏旱、沙尘暴
C.夏涝、寒潮 D.台风、寒潮

本次雪灾影响范围大,受灾面积广,下列应对雪灾措施不正确的是        

A.国家气象部门搞好预报预防工作
B.加大宣传力度,公众参与,清理积雪
C.及时给农田作物盖土,提高御寒能力
D.利用GPS统计受灾区域,及时反馈受灾信息,及时救灾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4~6题。
4.M地最可能位于 (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5.N地五月一日时昼夜状况是 (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极昼 D.极夜

6.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为多,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山体所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除和海拔高度有关之外,还因坡向、纬度、季节和一天中的时间而不同,下图是二至日(A、B)德国特里尔山地(50°N)和美国塔克森山地(32°N)在不同坡度接受的太阳直接辐射量(卡/厘米2·分)。回答下列下题。

下列对二至日和甲乙两山组合正确的是 ( )

A.A是夏至日,甲是德国特里尔山地,乙是美国塔克森山地
B.A是夏至日,甲是美国塔克森山地,乙是德国特里尔山地
C.B是夏至日,甲是德国特里尔山地,乙是美国塔克森山地
D.B是夏至日,甲是美国塔克森山地,乙是德国特里尔山地

甲乙两图分析可知南北坡太阳辐射差别最小的季节应该是 ( )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D.秋分

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分属东西半球且甲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B.两地不可能在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C.两地所在国家工业均由北向南迁移
D.两地所在国家均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和逆城市化现象

2007年3月28日,太阳表面出现一次巨大的黑子群爆发,一股由太阳表面形成的巨大黑子群释放出来的气体和带电粒子流所引起的太阳“强风”,从当天晚上开始以每小时超过320万千米的速度直扑地球,太阳风暴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此回答7~9题。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的多少与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太阳风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
A.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 ( )
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B.波长较长的可见光
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关于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低纬度地带向高纬度地带逐步减少
B.由太刚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C.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D.由低海拔地方向高海拔地方递减

下列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方式中,目前尚未实现的是 ( )

A.利用太阳能从海水中电解铜
B.在沙漠地区建造大型太阳能发电站
C.利用太阳能大量开采地下矿产
D.利用太阳能干燥器加工农副产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