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4年中国学者张宝坤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了一种季节划分方法。他以候(每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10℃以下作为冬季开始,稳定上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从10℃以下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从22℃以上稳定下降到22℃以下时,作为秋季开始。
材料二   2009年9月23日中国大陆季节分布及一些城市进入秋季图。

(1)简述2009年9月23日中国大陆季节分布的情况。
(2)石家庄进入秋季的时间最可能是(  )判断理由是什么?

A.8月16日 B.8月20日 C.9月6日 D.9月23日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
(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说明该住宅区的区位优势。
(3)B住宅区内部的楼房布局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特点的形成原因。
(4)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及某天气系统图(图甲)。

材料二 A、B两城市部分月份气温、降水量图(图乙、图丙)。

(1)从图甲中分析,该地的地形主要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地势由________向________倾斜。
(2)乙、丙两城市气候图中,属于图甲中A城市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之一是A位于图甲中天气系统的________(冷、暖)空气一侧,气温偏________(高、低)。此季节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________洋。
(3)甲图所示天气系统在该区域持续时间较长,据图分析其原因。
(4)甲图中两城市,受图示天气系统控制,容易形成冻雨的是________城市。请解释该城市容易形成冻雨的原因。

(14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填数码)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其分布的规律是。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
(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该图中曲线a、b表示等压面,b位于近地面而a在高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2)近地面B、C两地中,相对较热的是,气流下沉的是
(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形式,其形成的具体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填水平或垂直)运动→差异→大气的运动。
(4)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5)在图中线段上补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甲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乙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甲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
属于重熔再生的是;属于变质作用的是;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表示冷却凝固的是
(2)在甲图中,C所属的岩石类型中,常见的岩石有,D所属的岩石类型是,E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3)在乙图中,A、B两处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处,C处地貌名称是,其形成的原因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