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期不得不延长一天,最后才达成一个妥协性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这表明
A.气候变化问题不是一个发展问题 | B.国家利益存在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中 |
C.全球化已使发达国家利益一致 | D.在国际法律地位上各国是不平等的 |
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利用信用卡的投资功能来满足自己消费需求的“负翁”悄然出现。对于“负翁”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不应透支消费 |
B.只要不超出偿还能力,可以透支消费 |
C.透支消费有风险,应尽可能地减少 |
D.透支消费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应予以规范 |
2012年3月9日,统计局发布数据:2012年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物价上涨,使通货膨胀预期加剧。下列能够抑制通货膨胀的举措是( )
A.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B.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C.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货币量→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D.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经广州市政府同意,市物价局、水务局联合发布《广州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办法》,明确自2013年1月21日起,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范围内已实施抄表到户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户开始实施阶梯水价。实行阶梯水价( )
①表明水价由政府决定 ②有助于引导居民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③说明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已失灵 ④是因为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受政策性影响,2011年我国汽车销售量较上年有所下降,汽车降价在所难免。针对汽车等产品的降价现象,作为生产厂家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 )
①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②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
③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④不断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来自两题中个方面,一是稀缺性,一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这段话中与商品价格相关的因素是( )
①市场供求状况 ②货币流通量 ③商品自身价值量 ④价格政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