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和图18,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根据下述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简述1980~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外资直接投资累计量占世界比重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世界人口大国(人口过亿)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的结构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可耕地面积 |
水资源总量 |
矿产资源 |
能源矿产 |
森林面积 |
CO2排放 |
|
中国 |
15.3 |
11.6 |
17.0 |
13.9 |
4.9 |
25.0 |
十国均值 |
16.8 |
21.4 |
17.5 |
7.3 |
10.1 |
17.0 |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分类
分类及安全系数指标 |
国家(安全系数值) |
|
高安全度国家(>5) |
俄罗斯(3.98)、美国(13.97)、巴西(11.38) |
|
低安全度国家 (<5) |
一般低安全度国家(5-3) |
孟加拉(3.87)、尼日利亚(3.19) |
次低安全度国家(3-1) |
印尼(2.17)、巴基斯坦(1.78)、印度(1.74)、中国(1.73) |
|
完全低安全度国家(<1) |
日本(0.9) |
印度与中国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两国的资源环境有何相同之处?
日本属完全低安全度国家,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提出相关建议。
2008年4月16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7年《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比上年度末净减少了61.01万亩,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面对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分析回答:为确保耕地红线(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下图为我国11个省(黑、吉、辽、冀、豫、苏、皖、赣、湘、鄂)耕地及粮食生产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比图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粮食生产的布局特点是,不属于这种布局优点的是
A.有利于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 B.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
C.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 D.有利于农药和化肥的集中高效的使用 |
下图中甲图是安徽某地种植业播种面积变化,乙图是该地种植业产值结构变化,两图中A都代表1999年情况,B都代表2007年情况。据图分析:2007年,该地蔬菜播种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
A.30% | B.40% | C.50% | D.60% |
近8年来,该地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