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 吨苯泄入路边300 米长的水渠,选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 A.由于大量苯溶于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
|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
| 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清除泄漏物的目的K·S·5U |
|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
|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
C.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
|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应用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久置于空气中体积不会变化 |
|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氯水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
| C.合金的熔点可以低于它的成分金属 |
| D.Fe(OH)3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操作①: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检验氢气的纯度 |
| B.操作②: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
| C.操作③:吸收氨气或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 |
| D.操作④: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3O2=2O3,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 B.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 |
| C.氧化性强的物质与还原性强的物质接触一定能发生反应 |
| D.氧化剂本身一定只发生还原反应 |
电解硫酸溶液时,放出25mL(标况)O2,若以等量的电量在同样条件下电解盐酸溶液,
所放出的气体的体积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
| A.45mL | B.50mL | C.75mL | D.100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