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最有利于纪念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B.井冈山会师 |
C.南昌起义 |
D.湘赣边秋收起义 |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其中一种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 ( )
A.民贵君轻的思想 | B.君民共主的思想 | C.经世致用的思想. | D.天赋人权的思想 |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古代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应是 (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 B.朱熹的《四书集注》 |
C.李贽的《焚书》 |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 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
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
A.反映当时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 B.反映封建专制主义有所动摇 |
C.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 D.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 |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