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应该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 B.楚辞、唐诗、宋词 |
| C.宋词、唐诗、楚辞 | D.唐诗、宋词、元曲 |
开始于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
| A.涌现出大量新教教派 | B.确立了无神论思想体系 |
| C.确立了信仰自由原则 | 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
“演说在雅典民主时代特别发达,因为它在那时政治上很有实用,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在法庭里,两造曲直所由分,全得需要辩论,其次是在议会里,一场演说苟能抓得人心,立既大见成功。”下列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体城邦居民具备表决权,彰显“人民主权”
②演说功用在于蛊惑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判决
③智者学深的崛起得益于雅典民主制度的推动
④演说术的兴盛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环境的内在需求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图8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
| 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 A.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 |
| B.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 |
| 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
|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
1912~1919年、1927~1937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黄金时期”,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国家统一的实现 | B.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
| C.政府政策鼓励支持 | 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