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这么—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三大改造 B.搞大跃进 C.人民公社 D.“一五”计划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

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商鞅与清统治者都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两者都( )。

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当时社会进步
C.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D.不利于当时社会转型

市署是唐朝在长安和洛阳设立的管理市场的机构,主要管理财货交易和度量器物,有责任辨别商品的真伪和轻重,市署的主要官员为“令”。对上述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

A.唐代长安、洛阳的商业发达
B.唐朝政府加强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C.唐代市场管理借鉴了汉代的一些做法
D.商业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元史·刑法志》载:“诸匠户子女,使男习工事,女习黹绣,其辄敢拘刷者,禁之。”这说明了()。

A.官府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相传
B.官府强令手工业者世代为官府劳作
C.元代民间手工业比重日益加大
D.官营手工工场分工细致,技艺水平高

《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更加勤劳
B.耕牛、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