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天气系统全球发生区域分布图,该天气系统每年全球发生的总数约80次,图中的数字为不同区域发生的平均次数和占全球的比率。读图,回答8—9题。
有关该天气系统发生区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天气系统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为印度洋 |
| B.北太平洋是该天气系统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约占全球的38% |
| C.赤道地区是该天气系统的高发地区 |
| D.该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区 |
有关该天气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天气系统会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 |
| B.该天气系统会带来大风、雨雪、霜冻等灾害 |
| C.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会出现晴朗少雨天气,导致海水温度增加 |
| D.该天气系统对美国西海岸的影响要比对美国东海岸的影响大 |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无法比较 |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海面地心距离比①稍长 |
| 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 |
| 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
| D.东北航向是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 |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用于定位、导航。若在甲、乙两地GPS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坐标显示为甲(69°22′24″N,76°22′40″E),乙(80°25′01″N,77°06′58″E)。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 )
A.820千米 D.1 020千米 C.1 220千米 D.1 420千米甲在乙地的( )
| A.西北方 | B.西南方 | C.东北方 | D.东南方 |
晴朗的夜晚,同一时间两地观测到北极星的状况是( )
| A.两地都刚好露出地平线 |
| B.甲地看到的北极星仰角大于乙地 |
| C.甲地看到的北极星仰角小于乙地 |
| D.都看不到北极星 |
如图是“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是()
| A.①河流域径流量大,蒸发较弱 |
| B.②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 |
| C.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
| D.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
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
|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
|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
|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
读“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的数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碳排放量本国消费远远超过生产的有()
| A.巴西、欧盟15国、墨西哥 |
| B.加拿大、俄罗斯、美国 |
| C.日本、欧盟15国、美国 |
| D.中国、印度、南非 |
有关我国碳排放量的正确叙述是()
| A.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大于生产碳排放总量 |
| B.消费本国的碳排放量小于他国的碳排放量 |
| C.消费他国的碳排放量是由于出口产品所产生的 |
| D.生产的碳排放量有一部分产品出口到他国被消费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