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地区聚落分布景观图。该地的地理位置大致位于东经、北纬
之间。读下列两幅图并完成第13—15题。
左右两图所表示的聚落分布特点,分别是
A.左图——位于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地带;右图——依山而建,大致沿等高线延伸 |
B.左图——位于港口附近;右图——位于林区的边缘 |
C.左图——位于交通线附近并沿交通线延伸;右图——依山而建,垂直于等高线延伸 |
D.左图——位于河流两岸;右图——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 |
左右两图所示聚落,自然灾害危害较大的分别是
A.左图——干旱;右图——洪水 | B.左图——洪涝;右图——滑坡 |
C.左图——泥石流;右图——地震 | D.左图——地震;右图——干旱 |
右图所示民居建筑多呈现为吊脚、架空的形态,比较适应当地
A.湿度大、夏季多台风雨的气候特点 |
B.雨季持续时间长,多大风暴雨天气的气候特点 |
C.湿度小、多风沙天气的气候特点 |
D.湿度大、多雨,夏季特别闷热潮湿的气候特点 |
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旗的时间随日出而变化,升旗最晚的节日是()
A.劳动节 | B.国庆节 | C.教师节 | D.建军节 |
读图回答问题。图中正确表示2012年元旦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依据图,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 下列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由快转慢 |
B.地球公转速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
D.海南岛上高大椰子树树干的影子消失 |
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区域A、B、C均比周围地区降水较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地区年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 B.地形 | C.纬度位置 | D.大气环流 |
下列文化景观,位于乙城市所在省区的是()
A.敦煌莫高窟 | B.云冈石窟 | C.故宫 | D.秦兵马俑 |
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 B.土地沙化 | C.水土流失 | D.酸雨污染 |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回答问题。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
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