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水资源数量,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生产过程消耗水量大的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虚线表示输水线)。回答19—20题。
下列关于虚拟水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虚拟水战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
| B.虚拟水战略就是跨流域调水的规划战略 |
| C.世界粮食安全可通过虚拟水贸易来解决 |
| D.缺水国家应尽量限制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
若该区域位于东半球,则关于图中输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
| 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
| C.输水过程中易受污染,水质较差 |
| D.该线路能全线自流,工程量小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 | B.华南地区 | C.青藏地区 | D.西南地区 |
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B.河流多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
读下面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山脉N是我国 ()
| A.农耕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
| B.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 |
| C.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分界线 |
| D.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 |
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图中M省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的是()
| A.由南向北 | B.由北向南 | C.由东向西 | D.由西向东 |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 B.风力侵蚀减弱 |
| C.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 D.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
8.“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
|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
| C.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
| D.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
2014年3月21日,新疆首条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开始架设首段导线,标志着“疆电外送”工程建设全面提速,读“疆电外送线路及沿线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图”,回答下列问题。
“疆电外送”工程主要输送的是()
| A.煤电和水电 | B.煤电和风电 |
| C.核电和水电 | D.水电和地热发电 |
哈密地区的优势和特色的是()
| A.坎尔井是当地人挖的水窖,用以收集雨水 |
| B.天然气资源丰富,为西气东输的起点 |
| C.农作物复种指数高,粮食单产高 |
| D.气温日较差大,致使瓜果特别甜 |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如下图所示)。由于地面起伏,调水过程中,有的地段能够自流,有的地段需要人工提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工程进入常态化运行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京津地区,雾霾减少 |
| B.京津地区,地下水位下降 |
| C.丹江口地区,云量减少 |
| D.丹江口地区,昼夜温差减小 |
4.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①华北地区春旱②江淮地区伏旱③华北地区夏涝④江淮地区梅雨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