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茶树是富锰植物,茶叶中积累了大量的锰,且茶中近30%的锰能通过Mn2+的形态溶入茶水中,因此,饮茶是人体摄取锰的重要来源。但产自不同地区的茶叶锰含量有很大差异,为此,某同学作了“土壤pH值对茶叶从土壤中吸收锰元素的影响”的研究性学习。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①茶叶锰含量与叶龄的关系;②茶叶锰含量与土壤pH值的关系。得到以下数据:
茶叶锰含量(mg/kg)及对应土壤的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老叶
1626
3112
3002
3322
2811
1516
2392
1728
2919
3488
3138
2585
2191
成叶
1341
2422
2025
2025
1996
993
1246
1031
1678
2253
2224
2145
1837
嫩叶
620
1278
1267
1733
1323
472
749
673
886
1665
995
1250
1125
土壤
PH
5.10
4.16
4.67
4.34
4.70
6.02
5.42
5.69
4.95
4.05
4.51
4.33
4.48

⑴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中的锰元素主要来自土壤成分中的
A、成土母质       B、有机质        C、水分        D、空气
⑵茶叶中________叶的锰含量最高,表明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有对营养元素的富集作用,同时,生物也是土壤_________的来源。
⑶从不同叶龄茶叶锰含量与土壤pH的关系图(下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叶龄茶叶在____________(中性、酸性、碱性)土壤中锰含量较高。

⑷从表中可以分析出,茶叶最适合栽种在下列的__________土壤中。
A、黄土           B、红壤          C、水稻土       D、黑土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和1990年一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示意图。
材料二: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有学者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 91万人。

(1)根据图甲,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图乙,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1990年至2005年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变化。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数量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请推测其原因。
(3)仅从水资源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高人口容量可采取的措施。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AB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
(2)分析CD截面所在河段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3)若EF截面所在河段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指出其可能偏移的方向(E岸或F岸),并说明判断依据。

下图中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气压带名称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2)画出②所在风带的风向。
(3)甲图气压带风带位置比乙图(偏北或偏南),其成因是
(4)右图中E地常年在④的影响下气候特征是
(5)下图中图 能反映右图中D海沿岸气候特征,该地属于气候类型,其成因是

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区海水温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
(2)图中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它位于(洋流)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等。
(3)若①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从这个角度上讲,海洋环境的保护需要
(4)若两支船队乘帆船同时从A处出发远航至B处,甲队经洋流a前进,乙队经洋流b、c航行,先到达B点的船队是,原因是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为低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在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形成,并在夏秋季节影响我国沿海地区。
(2)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此时长春刮风。
(3)B、C两地风力较大的是其原因是
(4)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