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②③的界线是 。
(2)受灾粮食作物主要是 。
(3)为保证华北地区的供水安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
。
(共14分)
调查研究·南水北调“如何调?
中新社南京2009年2月11日电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应对大旱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具体如何调水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区水资源供需差异及预测(单位:亿)
项目 |
2005年 |
2010年 |
2030年 |
|
需水量 |
生活用水 |
61.51 |
81.32 |
130.94 |
工业用水 |
108.99 |
128.60 |
204.42 |
|
生态用水 |
18.8 |
31.33 |
39.96 |
|
可供水量 |
104.35 |
98.36 |
94.99 |
材料三
(1)该课题研究主要涉及如下问题:
①选择调水线路;
②确定调水季节;
③合理使用分配水源等问题。
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正确匹配各问题需要的材料。
①,②,③。
(2)通过材料三可显示出北方季节缺水,长江季节最适宜调水。怎样解决调、需水之间的季节差异?
(3)分析材料二从改善用水结构的角度考虑,城区节水重点应在于(多选)
A.生活用水 B.工业用水 C.生态用水 D.农业用水
图为亚洲部分地区9月份某时的地面等压线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天气系统不断向东偏北移动,使B城市出现了狂风暴雨的天气,试判断A天气系统为,此时B城市的风向为,B城市与D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判断理由是。
(2)在未来几天内,图中C地天气将有明显变化,气温将会,气压将会
,气温日较差将会,原因是。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
(2)图中虚线M、N两条虚线中,常能形成锋面的是________线,形成的是________锋,该锋面过境时,当地将出现________等天气。
(3)图中A、B两处相比,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____坡(南或北)D表示________坡(南或北)。
(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述其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2010年3月4日从海南三亚某军港码头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四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护航官兵发现风浪很小,原因是________。
(2)简要说明索马里以东海域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
(3)三亚至亚丁湾航线经过的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____。
(4)图中正确表示冬季洋流流向的是________(A或B)。
(5)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较为丰富。简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