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内伊乐藻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光照强度和温度
B.B点条件下伊乐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真核细胞的某基因转录、翻译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有300个氨基酸,将该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成的蛋白质分子中却有500个氨基酸。那么这个基因的内含子部分约有核苷酸多少个()

A.0个 B.200个 C.600个 D.1200个

某人染色体组成为44+XYY,该病人可能是由于亲代产生配子时,什么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所致()

A.次级精母细胞 B.次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如图为一段DNA分子的平面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片段由6个脱氧核苷酸构成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标记了①和②
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推知,甲链中嘌呤的量等于嘧啶的量
D.以甲链为模板合成的物质与乙链不一定相同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 ①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将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③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B.实验①、实验③可作为实验④的对照
C.实验④中的死亡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毒性不能稳定遗传
D.重复做实验①与④,得到同样的结果,说明S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如下现象。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 ()
①黑色×黑色→黑色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

A.显性纯合体 B.显性杂合体
C.隐性个体 D.不能确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