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阴离子有,现将它们分别配成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向D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E溶液是       ,判断依据是                                           
                                                                  ;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             、C                        
D                       F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
ABCD。
(1)若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A为    。写出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若A为活泼金属元素的单质,D为强碱,焰色反应显黄色,则C是      。A跟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氮元素的化合价较多,负价态氮与正价态氮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会有氮气产生。下面是甲、乙两位学生提出的两种制备少量氮气的实验方案(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
甲:空气→碱石灰→红磷(点燃)→水→铜粉(灼热)→集气瓶
乙:NH4NO2(加热)→浓硫酸→镁粉(灼热)→集气瓶(提示:NH4NO2N2↑+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位学生的实验方案是否能制氮气?
    、乙    (填“能”或“不能”)。
(2)具体说明不能制取氮气的原因并纠正(若两种方案都能制氮气,此小题不用回答) 
(3)甲方案中碱石灰和乙方案中浓硫酸可否交换位置?说明理由:
 

今年我国多个城市遭雾霾天气,这表明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因此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 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    L。
(3)硝酸工业尾气中含NO和NO2气体,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反应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4)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可以用氨水吸收消除污染,写出过量氨水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H2SO4、H2SO3、SO2、Na2SO3、BaSO4、CuSO4、Na2SO4这7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H2SO3转化为硫酸是酸雨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Ba2+有剧毒。某市曾发生一起“毒烧饼”事件,起因是烧饼摊主在制作烧饼的过程中误将碳酸钡当作干粉使用,导致多人食用烧饼后中毒。试写出碳酸钡与胃酸(以盐酸表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患者被送往医院后,医生往往让其服用
(填题干所列7种物质中的1种)来解毒。
(3)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
 
则发生了钝化;若铁棒表面 ,则未发生反应。

为了证明铁和硫反应产物中铁的化合价,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的一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粉末A中硫粉过量的原因是
 
(2)反应在“惰气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
 
(3)操作①用烧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粉末,反应即可持续进行,说明
 
(4)操作②的作用是
 
(5)操作③稀硫酸煮沸的目的是
 
(6)为了证明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对D溶液的实验操作最好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